“3・15” 调查:新能源车的续航里程,为什么一直 “标不准”?
发布时间:2025-03-17 18:13:26来源:
在新能源车日益普及的当下,续航里程成为消费者购车时极为关注的核心指标。它不仅关联着日常使用中的充电频率,更决定了长途出行的可行性。然而,“标称续航” 与 “实际续航” 之间的巨大鸿沟,已成为困扰广大车主的一大难题。新能源车发展已历经十数年,为何续航里程始终 “标不准”?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原因?
官方标称与实际续航差距显著,消费者深受其扰
目前,市场上大多数新能源车型普遍存在官方标称续航与实际续航不符的状况。2023 年中消协报告指出,新能源车投诉问题众多,其中宣传续航里程与实际续航里程不符格外突出。人民网 “人民投诉” 平台统计显示,2024 年针对新能源车的投诉里,电池性能与续航虚假宣传依旧是重点。
走访北京多家新能源车店时,多位销售人员坦言,自家多款新能源车型的官方续航里程在实际使用中确实会打折扣,尤其在不同季节和使用环境下,续航表现波动明显。有销售人员称,夏季车辆空调系统会额外消耗电能,续航普遍比标称值减少 10% 左右;冬季由于低温影响电池活性,续航衰减幅度更为惊人,部分车型实际续航仅为标称值的 50%—60%。还有销售人员提醒,高速行驶、低温环境、满载负荷等因素,都会加速电量消耗,致使续航缩水更为显著。
诸多消费者也向国是直通车表示,虽对新能源车续航衰减有一定心理准备,但官方宣传与实际使用间的落差,仍极大影响购车决策。长途出行时,续航不准迫使他们不得不频繁规划充电,徒增出行焦虑。
消费者张先生的遭遇颇具代表性。2022 年 11 月,他向上海市杨浦区消保委投诉:当年 9 月从某品牌汽车官网订购了一款标称续航 560 公里的电动汽车,实际使用 3 天后却发现,车辆满电状态下仅能行驶 200 多公里,与官方宣传数据相差甚远。11 月,张先生前往 4S 店协商,4S 店对车辆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实际续航不足 300 公里。即便如此,4S 店仍坚称车辆电池性能指标无异常,将续航缩水归咎于天气寒冷。随后,汽车厂商更是以 “夏季续航打六折、冬季打五折符合电动车行业平均水平” 为由,认定车辆不存在质量问题。
多因素致续航里程 “缩水”
当前,国内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测试多采用 CLTC(中国轻型汽车行驶工况)标准。该标准由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牵头制定,于 2021 年正式实施。CLTC 测试通常在实验室环境下开展,车辆在等速、低速、中速和高速等不同工况下运行,以此模拟真实驾驶情况。相较于之前的 NEDC(欧洲新车行驶工况)标准,CLTC 更贴合中国道路环境和消费者日常驾驶习惯。
不过,分析人士指出,尽管 CLTC 比旧标准更接近现实,但因测试环境受限,与消费者实际用车体验仍存在差距。高合汽车工程项目总监杨悦卿认为,新能源汽车官方续航里程与实际使用情况偏差大,主要是因为车主真实驾驶环境远比实验室测试复杂。影响电动车续航的因素繁杂,涵盖环境温度、驾驶方式、风阻、车载负荷以及道路状况等,这些变量致使实际续航表现与实验室测试数据差异显著。
他还透露,由于 CLTC 测试工况特殊,部分车企通过 “定向优化” 测试过程,让 CLTC 数据更 “漂亮”。但消费者实际驾驶时,尤其是在极端天气、高速行驶或满载情况下,续航衰减明显。这种测试与现实的落差,正是当下新能源车主普遍面临的痛点。
汽车博主 “老郭机械局” 郭毅宁表示,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CLTC、WLTC 等测试标准含义并不直观,他们更关注官方公布的续航数值。所以,当一款车 WLTC 续航为 400 公里,另一款车 CLTC 续航为 500 公里时,消费者往往主观认为后者续航能力更强。然而,不同测试标准计算方式有别,实际驾驶时两款车续航表现可能相差无几。这种信息不对等,使消费者在对比续航时易产生误解。
事实上,现行 CLTC 标准能否精准反映实际续航,是否需进一步优化以增强真实性,已成为行业热议焦点。但多数业内人士认为,单纯更新标准未必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无论测试标准如何调整,车企总能找到优化策略,让测试结果更理想。所以,无论怎样设定标准,测试数据与实际使用情况或许仍会有差距。
解决续航不准需多方努力
既然单纯依靠更新测试标准难以彻底解决问题,那该如何应对新能源车续航不准的难题?业内人士建议,建立更完善的第三方续航测试与评价机制,健全消费者投诉反馈体系,增强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至关重要。引入独立第三方机构对车辆续航进行客观测评,结合不同工况下实际续航表现,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具参考价值的信息,助力其做出更理性购车决策。
在杨悦卿看来,除 CLTC 标准外,监管部门可要求车企在标称续航时,公布不同环境下的续航折扣系数。比如三元锂电池车型冬季续航约打八折,磷酸铁锂电池车型可能只有六折,让消费者购车时预期更清晰。此外,他还提议,消费者与其盲目相信车企宣传的续航数据,不如直接参考电池容量预估续航。例如,一辆车电耗显示 15 千瓦时每百公里,搭载 70 千瓦时电池,其合理续航约为 460 公里(70÷15×100)。这种计算方式比单纯依赖 CLTC 测试数据更可靠。
郭毅宁则建议,消费者购车时可多参考第三方测评机构数据。像汽车之家、懂车帝等平台每年都会开展冬季续航和夏季续航大测试,这些测试通常能更真实地反映车辆续航表现。
新能源车续航里程 “标不准” 问题,既关乎消费者切身利益,也影响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只有通过车企自律、标准完善、第三方监督以及消费者理性判断等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逐步缩小官方标称续航与实际续航的差距,让新能源车真正成为消费者可靠、便捷的出行选择。
(责编: admin1)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