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新场景 无人机产业助力打造智能生产生活
日前,一架载有海鲜的物流无人机从昆明关上和平海鲜市场起飞,5分钟后精准降落在数公里外的新亚洲体育城配送点。一条“市场+商圈”城市低空配送线路在昆明市官渡区正式开通,既可服务于市民即时消费,也可为商圈餐饮企业提供10分钟紧急补货支持。
下一步,当地将拓展“低空+”应用场景,不断丰富空中物流品类,打造“空中集市”消费品牌。
眼下正是竹材出山的好时节,在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竹农引进无人机吊运竹材,助力竹资源高效“出山”。
随着操作员推动拨杆,三台大型无人机快速飞向深沟里的竹林,不一会儿,成捆的竹材被吊运到了公路边。操作员介绍,一台无人机连续作业,在陡峭的山坡深谷,可节约人工成本70%以上。
从文旅景区、晚会演出,到品牌广告,从80架、3000架,到1万多架,从平铺闪灯、图文切换,到三维造型、动态变化……未来的无人机,可以是电子烟花、空中媒体、亮化载体,更是定格苍穹的文化符号。中国无人机品牌和产业正豪迈走向世界舞台。
统筹:李杰、王健、李佳琳
编导:朱一南
配音:王帅龙
包装:夏勇
综合新华社记者报道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